相見歡 | 新學期課程介紹。 同學們互相介紹認識,並回應對本學期的課程期待。 |
戶外課-北投公園(北投20) | 以社大校園為中心點,尋找北投區有特色的20種鳥類。 |
戶外課-社子島解說小築 | 水利處因社子島濕地鄰近關渡自然公園,現況也以草澤環境為主。設立濕地解說小築,可近距離觀察水鳥及溼地環境。 |
鳥類行為大攻略 | 如何觀察鳥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的日常行為,是了解鳥類的重要依據。 |
與第六週併課 | 第六週戶外課為2天一夜,故第五週和第六週併課。 |
戶外課:彰化福寶生態教育園區 | 參訪曾經因養殖業過度發展導致地層下陷,亦使農業也無法發展而成為荒地的福興鄉,透過保育人士大力保育而如今成為遷徙候鳥的重要棲息地。 |
水乾淨-土健康 | 關渡平原因為土地多重用途,造成水質堪慮,進而影響了水稻種植及河川汙染,我們該了解如何維護水質的穩定,才能保護了大地健康。 |
戶外課:新海濕地 | 大漢溪畔原先是雜草叢生的河岸,現在已被星羅棋布的濕地風光取代,綠意盎然的河川吸引許多生物聚集,春秋季節裡還會有遷徙候鳥到此覓食及休憩。 |
公民週 | 學員自由選修公民週論壇 |
喝著蜂蜜聊蜜蜂 | 愛因斯坦說過「蜜蜂消失,人類活不過四年」。台灣大量蜜蜂消失原因?除草劑、農藥、全球暖化影響?如何保護蜜蜂度過難關? |
戶外課-三芝牧蜂 | 沒有蜂哪有蜜?參觀友善的蜜蜂農園,實地觀察了解-如果蜜蜂消失的話,破壞生物多樣性,間接導至糧食短缺,全球陷入食物荒,後果無法想像。 |
「聽」大自然的鳥音婉轉(2) | 如果鳴唱可以飛翔,我願意像鳥一樣地鳴唱。學習並聽懂鳥類的鳴唱,是了解鳥類的做法之一。 |
戶外課-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 大雪山不但是台灣知名的賞鳥地點,更是國際級的賞鳥區,要觀察台灣特有種的鳥類,到大雪山就可以看到。 |
淺談台灣國家鳥類報告 | 臺灣鳥類國家報告是我國第一份由政府部門、大專院校及民間組織共同完成的鳥類生存狀態評估報告,主要任務是以國家的角度評估鳥類的生態需求,監測和保育工作。 |
與第十三週併課 | 第十三週戶外課為2天一夜,故第十五週和第十三週併課。 |
令人驚嘆的鳥類生存之道 | 鳥類有著各種辦法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考驗,鳥類有著廣泛的地理分布,而鳥類行為也會因地區的不同而出現特有的現象,值得我們探討。 |
戶外課-青山瀑布 | 青山瀑布位於老梅溪上游的尖山湖,昔稱「尖山湖瀑布」,步道緩緩而上,沿途有青山與老梅溪一路相伴,還有綠樹成蔭、蟲鳥爭鳴,即便盛夏來此也無需忍受日曬之苦。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