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1 | 傳統挑織包與弓織帶的概念 | 認識布農族羊角勾挑織工具、線材及工具選購。另外介紹原住民建築用料特色。 |
第二週 | 2 | 設計線材、圖案的配置圖 | 預先配置繪圖,選擇應用於弓織及羊角勾織的線材。 |
第三週 | 3 | 介紹弓織各個工具的功能 | 介紹各族群服裝特色。弓織、梭子整經夾、撐經夾、推拉夾功能及使用時機。 |
第四週 | 4 | 弓織整經及工具使用方法 | 整經選取適當的經線長度,繞上弓,梭子繞線。 |
第五週 | 5 | 向右斜線織教學 | 於最左側綁上緯線,開始向右斜線織法。 |
第六週 | 6 | 向左斜線織教學 | 於緯線左右兩側擇一變化出左斜線織織法。 |
第七週 | 7 | 平行織教學 | 於緯線左右兩側擇一變化出平行線織織法。 |
第八週 | 8 | 羊角挑織包 包底起針 | 選擇自己預定的包底大小及主色選擇,打造後背包主體。以及各族群飲食習慣。 |
第九週 | 9 | 公民週 | 學員自由選修公民週論壇 |
第十週 | 10 | 羊角挑織包 包身挑織 | 注意接近包底位置、四個角的挑織法及棒針位置。 |
第十一週 | 11 | 羊角挑織包 包身挑織 | 網目的大小、網結的構造需特別注意。 |
第十二週 | 12 | 網目大小及網結的包身勾織 | 網目影響背包美感。調整背包結構及包身挑織,了解網目大小出現的原因,不斷調整手勢。 |
第十三週 | 13 | 網目大小及網結的包身挑織 | 每挑織完5~10個網目,應檢視網目網結有無異常,需注意網結所產生的繞線、脫線、主線糾節 |
第十四週 | 14 | 弓織左右平行織交替織法 | 注意兩側鬆緊度,力求兩側均勻,勿頭尾大小不一。 |
第十五週 | 15 | 弓織兩端收尾針織法 | 於適當位置縫上針線法,大小間隔一致。另外介紹各族群於台灣之分佈。 |
第十六週 | 16 | 羊角挑織包收尾 | 利用短針勾織法(4~6圈)勾織出鬆緊度適中,後背包完成收尾。 |
第十七週 | 17 | 弓織帶與包身的縫織、織帶挑織包總結 | 於適當包身位置,將弓織帶利用針織法縫上,增加獨特風格及方便性。分享對於兩種傳統原住民手工藝的想法與體認。 |
第十八週 | 18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