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112-秋季班 122310-走入山林,看見台灣之美

 招生人數:18人
 招生狀態: 額滿
 上課日期:2023-09-06 (第一週),(共18週)
 上課時間:每星期三 早上 9點0分~11點40分
 上課地點:校本部 樂群樓303

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1. 適合登山入門者:課程設計由初級至進階,適合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希望培養登山興趣者參加。
2. 適合有登山習慣者:可藉由課程進一步認識山林、維持體能,並認識更多喜愛登山的朋友。
※本課程以須爬坡的登山路線為主(能否登上北投軍艦岩為最低標準)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1. 登山裝備:吸濕排汗衣物、登山鞋或運動鞋、登山杖、遮陽帽、頭燈等,入門者可至迪卡儂購買,切勿穿著牛仔衣物。
2. 登山糧食:水、麵包、肉乾、巧克力、鹽糖等。
3. 交通費用:捷運、鐵路、客運等大眾交通費用、包車費用。
4. 注意事項:為確保登山安全,戶外課程須遵從講師指揮並團隊行動。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室內課程以簡報、影片等方式為主,並針對特定主題和學員互動討論,戶外課程將帶領學員走訪台灣的山林,以地理實察的精神,觀察及認識當地的地理景觀或人文歷史,並分享拍攝照片的經驗與技巧,是一門同時結合登山、地理、攝影的課程。

● 地點安排上
1. 以初級至進階,入門者可以安心參加,並逐步提升體能。
2. 先走訪北投在地山岳,再逐步前往更遙遠的山林秘境。
3. 以大眾交通方便為主,外縣市地點則安排整日的包車行程。
4. 地點及交通方式,上課後皆可再討論及協調。
 評量方式
1. 出席率20%
2. 學習態度20%
3. 團隊合作精神20%
4. 山林保育精神20%
5. 期末心得分享20%

課程簡介
 課程QR CODE網址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登頂後的遼闊展望、連綿不絕的山巒稜線、巧奪天工的地形地貌、變幻莫測的天氣、豐富多樣的林相、清澈的空氣與湛藍的天空,山給的感動,像戒不掉的癮,總使人想著再次上山。

台灣山地面積,佔超過百分之七十,太多美麗動人的景緻,都藏身在廣闊的山林之間。在兩大板塊擠壓下,台灣的五大山脈矗立而生,所造就的大小山岳,都有各自的獨特樣貌,唯有走入山林,才能看見台灣最美的一面!北投雖無高山,但抬頭所見的大屯火山群,擁有全台罕見的火山地形,包括火山口、火口湖、爆裂口等,構成了台灣北部獨特的地理景觀!

期待藉由本課程,帶領大家一起走入山林、認識山林,同時也能愛護山林及關心山林。
 課程目標
● 知識:透過登山實地踏查,觀察及探索台灣的地理景觀與歷史人文,並同步學習登山知識及攝影知識。
● 技能:經由講師的引導,訓練學員觀察地理環境的意識與技能,並能嘗試紀錄與分享觀察的結果。
● 態度:藉由瞭解山林環境的獨特性與珍貴性,建立山林永續的保育觀念,並培養對山林議題的關心。
● 行動:在課外與親朋好友登山時,能分享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擴大山林教育的複利效果。
 參考書目
僅推薦書籍,非必要購買:
1. 山教我的事,沈恩民,游擊文化出版。
2. 台灣小百岳,走遍全台100登山輕旅行,崔組錫等,台灣山岳文化出版。
3. 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北台灣篇】,黃福森,時報出版。
4. 登山,才看得見最美的台灣,崔組錫,高寶國際出版。
5. 登山新手必備指南,李嘉亮等,四塊玉文創出版。
6. 新北登山小旅行,晨星自然編輯部,晨星出版。
7. 福爾摩沙地形誌-北台灣,楊貴三等,晨星出版。
8. 轉個彎就到了,段慧琳,啟動文化出版。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3 學分,3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不論新舊生每學期收取200元
學員證費:新生收取100元
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112-秋季班 200元
 材料及其他相關費用(開學後,各班自行收取管理)
1. 班費:約1000-2000元,學期初收取,用於共同包車、司機餐費等項目,不因個人因素退還。 2. 個人費用:登山裝備、糧食、交通、門票等費用,由學員自行負擔。

課程大綱
第一週1【開學】本學期課程介紹1. 本學期課程介紹
2. 彼此認識、選班代、收班費
3. 介紹台灣島及山脈的形成過程
4. 本堂為室內課程
第二週2【北投】橫嶺古道1. 作為學期開始的熱身步道
2. 草山水道的特色與緣由
3. 本堂為戶外課程
第三週3【北投】郵政訓練所步道、法雨寺步道1. 探索嶺腳、嶺頭、十八份地區的環境特色
2. 法雨寺步道的歷史緣由
3. 本堂為戶外課程
第四週4【三芝】菜公坑山步道1. 菜公坑山的山名由來
2. 菜公坑山與反經石的形成
3. 眺望小觀音山與竹子山
4. 本堂為戶外課程
第五週5【五股】尖山步道1. 觀音山區的火山地形
2. 眺望臺北盆地與淡水河流域
3. 本堂為戶外課程
第六週6【中和】國旗嶺步道、圓通寺1. 外南勢角山、一線天的地形地質特徵
2. 圓通寺的建築風格與歷史緣由
3. 本堂為戶外及室內課程
第七週7【文山】指南宮千階步道1. 指南宮千階步道的歷史緣由及遺跡
2. 指南宮周遭的地形地質特色
第八週8【鶯歌】鶯歌石步道1. 鶯歌與鶯歌石的關係
2. 鶯歌石的地質特徵與民間傳說
3. 本堂為戶外課程
第九週9公民週學員自由選修公民週論壇
第十週10【桃園大溪】打鐵寮古道1. 打鐵寮古道的歷史緣由與遺跡
2. 大溪河階與新店斷層的相遇
3. 本堂為整日之戶外課程
第十一週11與第十週合併上課1. 第十週為整日課程,本週與第十週合併上課
2. 如有需要,本週作為補課週
第十二週12【苗栗獅潭】仙山步道、靈洞宮1. 仙山步道與靈洞宮的關係
2. 仙山多巨石岩壁的成因
3. 本堂為整日之戶外及室內課程
第十三週13與第十二週合併上課1. 第十二週為整日課程,本週與第十二週合併上課
2. 如有需要,本週作為補課週
第十四週14【苗栗南庄】向天湖山步道、賽夏族民俗文物館1. 向天湖地區的原住民族特色
2. 向天湖山的氣候特色
3. 本堂為整日之戶外及室內課程
第十五週15與第十四週合併上課1. 第十四週為整日課程,本週與第十四週合併上課
2. 如有需要,本週作為補課週
第十六週16【南投草屯】九九峰森林步道1. 九九峰的地形地質特色
2. 921地震後對九九峰的影響
3. 本堂為整日之戶外課程
第十七週17與第十六週合併上課1. 第十六週為整日課程,本週與第十六週合併上課
2. 如有需要,本週作為補課週。
第十八週18本學期重點回顧與心得分享1. 回顧本學期學習重點
2. 分享本學期學習心得
3. 本堂為室內課程

講師介紹

曾翰文 講師  曾翰文 講師  曾翰文 講師     曾翰文 講師

 現職:
1. Instagram「用地理眼看世界」創辦人
2. 「散漫登山隊」、「105級登山隊」隊長及領隊
3. 北投社區大學「教與學組」主任
4. 北投公民週負責人
5. 北投知識地圖負責人
 簡介:
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畢業,具地理學專業知識及技能,曾任國中地理教師。
2. 目前任職於北投社區大學,辦理北投公民週及出版北投知識地圖,致力於推動公共議題及推廣地方知識。
3. 創立Instagram「用地理眼看世界」,以照片結合文字,帶入地理觀點,分享台灣與世界之美。
4. 帶隊攀登超過二十座百岳、多座郊山及中級山,包括玉山、雪山、嘉明湖、武陵四秀、大霸群峰等。
5. 單眼攝影經驗10年,擅長風景攝影、旅遊攝影,曾擔任知名旅遊活動「火車大富翁」紀錄組。
 專長:
1. 地理教學、野外實察與解說
2. 登山與健行
3. 旅遊攝影、風景攝影、人文攝影、活動攝影
4. 網路社群經營、文案撰寫
 擁有證照:
     中等學校教師證書:高級中等學校地理科、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地理專長教師資格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士學位證書
     華語導遊人員考試及格證書
 得獎/擔任評審:
     「地景拍拍」攝影大賽:亞軍
     「珍藏絕代高師研究大樓」攝影比賽:冠軍
     「看見你我,看見地理,看見台灣」攝影大賽:「學會生活組」冠軍
     「看見你我,看見地理,看見台灣」攝影大賽:「自然風光組」冠軍
     臺北市第十八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佳作
 部落格(Blog):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地址:11243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5-12號 
   電話:02-2893-4760 傳真:02-2893-4730 E-mail:beitou@btcc.org.tw 
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