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112-暑期班 123103-簫和排笛的藝術史及吹奏法

 招生人數:30人
 招生狀態: 尚未開放報名
 上課日期:2023-07-21 (第一週),(共6週)
 上課時間:每星期五 晚上 7點0分~9點40分
 上課地點:校本部 樂群樓105

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興趣愛好第一,無基礎亦可。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自由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講解、示範、小組練習、音樂會欣賞。
線上課程教學方式:先分閞個別指導,其他學生觀摩學習,再針對所有學生作學習講評,依學生程度授予不同作業。
 評量方式
學員出席率50%、上課態度40%、成果展演10%

課程簡介
 課程QR CODE網址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同屬邊口直管樂器的排笛及簫因中西文化、歴史的差異,發展出各自的吹奏法和不同的音樂表現。課堂上介紹排笛、簫的源起、發展過程及演奏技巧,並挑選適合吹奏的一些歌曲和樂曲作為練習素材,以增加學習的樂趣和音樂史觀,因共學的觀摩交流,也促進學員間的情誼。
 課程目標
一、知識:瞭解排笛及簫的音樂地位、發展史和在中西音樂上的異同。
二、技能:以適合的西洋歌曲和中國民樂作為吹奏技術上的養成和學術上的印證。
三、態度:經由學習的過程,培養學員對排笛及簫的瞭解及喜愛。
四、行動:從歌曲、民謠作為起蒙素材,學員能獨立吹奏適合程度的樂曲,對音樂史也能有比較系統的瞭解。
 參考書目
簫入門與提高,作者王次恒,同心出版社
中國音樂簡史,編著者金建民,上海音樂出版社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1 學分,1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不論新舊生每學期收取200元
學員證費:新生收取100元
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112-暑期班 100元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自編教材

課程大綱
第一週1介紹排笛及簫的起源、發展史分別就先秦時期、漢唐時期、宋元明清時期、近代時期説明二類樂器的源起及演進。
第二週2介紹排笛及簫認識22管及16管排笛差別;區分南簫及北簫
第三週3兩種樂器的發音法和音階練習基本姿勢、口形及吹奏方法。調整發音。排解發音困難。
第四週4基本練習法(一)氣、指、唇、舌的配合。拍子與音階旋律。
(一)
第五週5基本練習法(二)氣、指、唇、舌的配合。拍子與音階旋律。
(二)
第六週6歌曲吹奏依學員喜愛的歌曲改編簡單的旋律練習。介紹簡易加花技巧。綜合熟悉運用所學。

講師介紹

李錫奇 講師  李錫奇 講師  李錫奇 講師  李錫奇 講師     李錫奇 講師

 現職:
現任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音樂系講師/現任大同社大講師/
 簡介:
前台北市立國樂專任團員/樂功音樂中心負責人/僑委會海外巡迴教師團
 專長:
笛、簫、葫蘆絲、壎、二胡
 得獎/擔任評審:
(一)澎湖文化中心青少年國樂團創辦人、指揮
(二)台北市立國樂團專任團員_x000D
(三)國立復興實驗劇校音樂科專任教師
(四)私立天主教光仁中學音樂班術科教師
(五)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音樂系技術講師
(六)擔任台灣省音樂比賽評審(共18屆)
(七)多次出訪美國八大城市及其他國家演奏
(八)受僑務委員會邀請赴國外指導多國華僑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地址:11243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5-12號 
   電話:02-2893-4760 傳真:02-2893-4730 E-mail:beitou@btcc.org.tw 
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