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112-秋季班 122109-故宮國寶悠遊趣

 招生人數:17人
 招生狀態: 招生中
 上課日期:2023-09-06 (第一週),(共18週)
 上課時間:每星期三 晚上 7點0分~9點40分
 上課地點:校本部 樂群樓105

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熱愛華夏文化,欣賞故宮文物之美。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自由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講述法、討論法、合作學習、參訪、媒體融入教學
 評量方式
學員出席率50%、期末成果展30%、課堂討論20%

課程簡介
 課程QR CODE網址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北投社區大學課程(北投學)含蓋藝術人文領域,透過不同層次、形式的「欣賞」過程,一方面賦與華夏文物多元的性質與意義,更進一步影響國內外民眾瞭解「華夏文化」文物之美。以下就以其中一堂課舉例言之。
賦予經典藏品生命力-「國寶總動員」
翠玉白菜上的螽斯被嚇跑了! 看一個小孩、一隻鴨子和一隻獅子大鬧故宮! 故宮與太極影音公司合作拍攝3D動畫影片「國寶總動員」,運用文物擬人化的特效手法,拉近民眾與古文物的距離。例如:嬰兒枕是皇室御枕,有著調皮可愛卻些微驕縱的個性;玉辟邪象徵智慧與勇氣,非常適合扮演領導者與智者的角色;犧尊是戰國時代動物造型的酒器,在影片中,則成為一隻醉醺醺的馬來膜。片長12分鐘的動畫不僅出現各種多樣化的文物,還穿插故宮南遷的歷史於其中,故宮的官網更是為國寶總動員設計了適合大人觀看的延伸閱讀以及適合孩童理解的學習單,讓影片中的角色原型進一步被大眾認識。
博物館在面對外部娛樂產業的競爭以及內部財政支出的壓力下,反而更需要去強化原有的教育展示功能,透過產業化來打造博物館品牌形象並且提升曝光度,藉此贏得民眾的忠誠度以增加二度參訪的機會。
博物館的文創產業使得現代人也能夠欣賞古典書畫作品背後的情境脈絡;體會傳統文物的歷史價值,因此,文物附加的經濟價值只是其次,回歸到文創的定義,將古(文化產物)今(現代社會)差距縮小,達成文化傳承以及培養文化素養的效果,這何嘗不是博物館存在的核心價值呢?
 課程目標
北投社區大學課程(北投學)含蓋藝術人文領域,以華夏文化—故宮典藏文物定位為人類所共享的歷史文明,概念上能從賞析的主體性出發,重新賦予故宮文物新的在地意義和文脈,讓學員在課堂中學習華夏文化與故宮文物,將其融入生活帶入課程中安排導覽參訪博物館。
 參考書目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部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3 學分,3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不論新舊生每學期收取200元
學員證費:新生收取100元
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112-秋季班 200元
 材料及其他相關費用(開學後,各班自行收取管理)
校外教學旅遊平安保險。 校外教學參觀故宮之門票費一次共180元(含導覽子母機租借費),或選擇周末晚免費時段,校外教學租借子母機費用30元/次。

課程大綱
第一週1走進故宮文物的世界
何謂國寶?國寶的由來.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中國藝術文物的一大寶庫。陳列的藝術品,都有數百或數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老祖先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不朽的文明,他們用礦石製作了精美的玉器,用泥土製作了陶瓷,他們也創造了優美的書法、繪畫,從樸實的生活器物,到華麗的宮廷裝飾品,以及典禮儀式中使用的銅、鼎、玉璧,每一件收藏在博物院的作品,都代表著先人們不朽的科技成就和藝術才華。
第二週2認識玉器(一)玉器的器型.圖騰.功能中國人將美麗的石頭,通稱為「玉」。玉器藝術是中國藝術史的一個環節,歷史久遠而且獨具特色。古代的玉器,有許多是用來作為祭祀天地或祖先的禮器。尤其以代表天圓的玉璧與地方的玉琮為多,以表示溝通天地、交流人神的意義。東周時代,由於儒家的推崇,玉被用來象徵有德的君子。
第三週3新石器時代-玉器(二)紅山.良渚古玉特色中國人用玉來陪葬,相信玉可以保護身體不朽,促成生命再生,這些都使玉增添了多重的神秘色彩。玉器用在個人飾物時,包括了梳、髮笄、指環、手鐲、佩飾等,而手杖、腰帶、衣帽等通常也都鑲有各種形狀的玉飾。
第四週4信史之玉(三)華夏朝代玉器特色玉作為裝飾物,佩戴在身上,成為風尚。玉器藝術流傳至今,在中國現今的社會中,人們買玉器、戴玉器、送玉器都是非常普遍的,男女定情時、婚嫁時,玉器也總是理想的贈禮,因為除了裝飾與欣賞外,中國人還相信玉能保身避邪、消災延福。
第五週5校外教學(一)玉器館常設典藏參觀故宮院藏玉器玉器,寄託了華人濃厚的情感與深遂的理念。本課程將介紹玉器發展及歷史,並說明華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禮儀。
第六週6雕刻多寶格(一)象牙.犀角雕刻藝術由於皇室的喜好與支持,宮廷中曾設立各類工藝作坊,專門為皇帝製作出各種美麗精緻的器物。於是工藝美術日趨發展,諸如漆藝、竹雕、象牙雕與果核雕等等細緻的文玩精品,都曾受到極高的推崇。以雕鏤技法裝飾的漆器又稱雕漆器;依據所剔刻的漆層顏色變化,又可細分為剔犀、剔彩,以及剔紅、剔黃、剔黑等不同類目。
第七週7雕刻多寶格(二)木.竹雕刻藝術藝遊竹雕之美。竹的用途廣泛,可做為建築、家具、盛器等材料。其型態優美,不但是國畫常見的題材,而且常做為仕人純潔正直氣節的象徵,藝術家更以竹材雕刻成各類文物,以供欣賞。
第八週8雕刻多寶格(三)果核雕刻藝術藝遊牙雕之美。牙雕在我國悠久的歷史,自史前時代至今,都有人把各種獸牙雕刻成藝術品。其中尤以象牙質地細膩溫潤,又富有自然的光澤,成為牙雕工藝的土流。根據考古資料,古代在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曾有象群繁衍,其後大概由於自然環境變遷,象群逐漸消失於中原。不過,象牙器的製作,歷代相繼不斷,尤其大盛於明清時期,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席位。
第九週9公民週學員自由選修公民週論壇
第十週10校外教學(二)雕刻多寶格館常設典藏乾隆八年(1743)時,因宮裡早先整理過的九份百什件遭受蟲蛀,皇帝下令重新裝配,這些百什件都被乾隆皇帝取了名字。選展這件叫〈天府球琳〉,由一個兩層的日本蒔繪漆盒組裝。乾隆皇帝利用漆盒原有的空間,做成上下屜,依古玩的高矮胖瘦所製作的格子,還有大小不同的暗屜。暗屜上有做成冊頁封板的裝飾;下層小屜的暗屜內有「天府球琳」收藏清冊,清楚記載著這盒百什件所收納的古玩。
第十一週11書畫精華展品介紹(一)文字由來暨書法賞析書法是人類文化史上特殊的藝術形式,除了運用在日常書寫中,長久以來也發展出完整而獨立的藝術理論體系。有關書法的發展歷程與審美品評,始終是受到關注的課題,透過不同時期的篆書來介紹風格流變與欣賞角度。歷代篆書琳瑯滿目,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盟書、簡帛書、璽印文、錢幣文、石刻文字等,可簡單區分為大、小篆,秦統一文字之前通稱大篆。隸書在秦漢之際發展成熟,成為通行書體,自此篆書退出書寫主流。
第十二週12書畫精華展品介紹(二)人物篇故宮的書畫典藏,溯源可追溯自十世紀以來的宮廷傳承,加以近年來的收集,目前擁有萬餘件藏品,不乏歷代重要書畫家的名蹟,向來被推為華夏文化的寶庫,其珍貴是舉世矚目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縱35.6公分,橫1152.8公分。由清畫院陳枚(1694-1745)、孫祜、金昆、戴洪及程志道等五位畫家通力合作,內容包羅萬象,製作精緻考究,為集各家所長之經典名作,足以媲美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名列本院典藏十大人
第十三週13書畫精華展品介紹(三)山水篇故宮巨幅名畫賞析:
宋 馬遠 畫雪景
明 文伯仁 吳山春霽
清 王翬 千岩萬壑圖
清 沈宗敬 雙松圖
清 鄒一桂 墨妙珠林
清 董邦達 江關行旅
第十四週14校外教學(三)書畫館常設典藏參觀故宮院藏書畫精華展
第十五週15陶瓷器精華展品介紹(一)明朝甜白瓷「潔素瑩然,甚適於心」是永樂皇帝對自己心愛瓷器的讚譽。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1403-1424),是明代第三位皇帝。在他當政的二十二年期間,文治武功兼備,如營建紫禁城、派遣艦隊交通南洋、編輯永樂大典、製作大量官方用器等,建樹極多。其中,這些合於永樂皇帝心意的瓷器,經過了六百年的歲月,留存至今,不僅展現永樂時期瓷器的工藝成就,同時是多方文化來往的具體例證。
第十六週16陶瓷器精華展品介紹(二)明朝釉裡紅瓷永樂皇帝的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甜白、青花及紅釉瓷器。甜白釉色創燒於永樂,恬靜優雅,開創白瓷新面貌。青花瓷器的造型豐富多變,有許多文化交流下產生的新器形。紅釉瓷器光瑩鮮豔,也成為後世追仿的對象。在朝廷的要求和監督下,瓷器先由內府「定奪樣制」,才發給窯廠照樣製作。官用作品器形規整、釉色純正、紋飾合於規範的現象在此時開始建立。不合標準的作品往往被刻意擊碎,掩藏起來,燒成的瓷器則作為國家禮儀或宮廷日常之
第十七週17陶瓷器精華展品介紹(三)明朝青花瓷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傳世永樂瓷器,質量俱精,本次展覽特別精選一百件左右的作品,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內府燒造」,呈現永樂時期瓷器的性質、面貌及特色。第二單元「對外交流」展現瓷器上所見與西藏以及中西亞文化交流的軌跡,第三單元「承襲與模仿」,呈現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仿作,希望透過本次展覽,能從中看到傳世永樂官方用瓷的時代面貌及文化意涵。
第十八週18成果展準備週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講師介紹

吳明秋 講師  吳明秋 講師  吳明秋 講師     吳明秋 講師

 現職:
1.士林/北投/松山社區大學講師
2.國立故宮博物院 資深志工培訓講師
3.國立故宮博物院導覽解說講師
4.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教育巡迴展講師
5.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偏遠偏鄉培訓講師
6.北市聯醫失智樂齡講師
 簡介:
預備開課:故宮文物賞析>>
● 2000-07-01~2020-03-31 國立故宮博物院 資深志工培訓講師 台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導覽解說、志工培訓、文物教育巡迴展>>
 專長:
領導統御、心理諮商、輔導教育、文物導覽解說暨教育師資培訓
 部落格(Blog):  臉書(Facebook):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地址:11243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5-12號 
   電話:02-2893-4760 傳真:02-2893-4730 E-mail:beitou@btcc.org.tw 
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