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北投學中藝術人文領域—走進故宮文物的世界 何謂國寶?國寶的由來 |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中國藝術文物的一大寶庫。陳列的藝術品,都有數百或數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老祖先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不朽的文明,他們用礦石製作了精美的玉器,用泥土製作了陶瓷,他們也創造了優美的書法、繪畫,從樸實的生活器物,到華麗的宮廷裝飾品,以及典禮儀式中使用的銅、鼎、玉璧,每一件收藏在博物院的作品,都代表著先人們不朽的科技成就和藝術才華。 |
認識玉器(一)玉器的器型.圖騰.功能 | 中國人將美麗的石頭,通稱為「玉」。玉器藝術是中國藝術史的一個環節,歷史久遠而且獨具特色。古代的玉器,有許多是用來作為祭祀天地或祖先的禮器。尤其以代表天圓的玉璧與地方的玉琮為多,以表示溝通天地、交流人神的意義。東周時代,由於儒家的推崇,玉被用來象徵有德的君子。 |
新石器時代-玉器(二)紅山.良渚古玉特色 | 中國人用玉來陪葬,相信玉可以保護身體不朽,促成生命再生,這些都使玉增添了多重的神秘色彩。玉器用在個人飾物時,包括了梳、髮笄、指環、手鐲、佩飾等,而手杖、腰帶、衣帽等通常也都鑲有各種形狀的玉飾。因為工具的精確性提高了,自然而然的生產力也跟著提高,不但改變了個人的生活,甚至影響了整個族群及社會型態。 |
信史之玉(三)華夏朝代玉器特色 | 玉作為裝飾物,佩戴在身上,成為風尚。玉器藝術流傳至今,在中國現今的社會中,人們買玉器、戴玉器、送玉器都是非常普遍的,男女定情時、婚嫁時,玉器也總是理想的贈禮,因為除了裝飾與欣賞外,中國人還相信玉能保身避邪、消災延福。 |
校外教學(一) 1.敬天格物常設典藏 2.當期特展 | 參觀故宮院藏玉器及相關特展,寄託華人濃厚的情感。本課程將介紹玉器發展及歷史,並說明華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禮儀。 |
雕刻多寶格(一)象牙.犀角雕刻藝術 | 由於皇室的喜好與支持,宮廷中曾設立各類工藝作坊,專門為皇帝製作出各種美麗精緻的器物。於是工藝美術日趨發展,諸如漆藝、竹雕、象牙雕與果核雕等等細緻的文玩精品,都曾受到極高的推崇。以雕鏤技法裝飾的漆器又稱雕漆器;依據所剔刻的漆層顏色變化,又可細分為剔犀、剔彩,以及剔紅、剔黃、剔黑等不同類目。 |
雕刻多寶格(二)木.竹雕刻藝術 | 藝遊竹雕之美。竹的用途廣泛,可做為建築、家具、盛器等材料。其型態優美,不但是國畫常見的題材,而且常做為仕人純潔正直氣節的象徵,藝術家更以竹材雕刻成各類文物,以供欣賞。 |
雕刻多寶格(三)果核雕刻藝術 | 藝遊牙雕之美。牙雕在我國悠久的歷史,自史前時代至今,都有人把各種獸牙雕刻成藝術品。其中尤以象牙質地細膩溫潤,又富有自然的光澤,成為牙雕工藝的土流。根據考古資料,古代在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曾有象群繁衍,其後大概由於自然環境變遷,象群逐漸消失於中原。不過,象牙器的製作,歷代相繼不斷,尤其大盛於明清時期,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席位。 |
公民週 | 學員自由選修公民週論壇 |
校外教學(二)1.集瓊藻:珍玩菁華展 2.當期特展 | 乾隆八年(1743)時,因宮裡早先整理過的九份百什件遭受蟲蛀,皇帝下令重新裝配,這些百什件都被乾隆皇帝取了名字。選展這件叫〈天府球琳〉,由一個兩層的日本蒔繪漆盒組裝。乾隆皇帝利用漆盒原有的空間,做成上下屜,依古玩的高矮胖瘦所製作的格子,還有大小不同的暗屜。暗屜上有做成冊頁封板的裝飾;下層小屜的暗屜內有「天府球琳」收藏清冊,清楚記載著這盒百什件所收納的古玩。 |
書畫精華展品介紹(一)文字由來暨書法賞析 | 書法是人類文化史上特殊的藝術形式,除了運用在日常書寫中,長久以來也發展出完整而獨立的藝術理論體系。有關書法的發展歷程與審美品評,始終是受到關注的課題,透過不同時期的篆書來介紹風格流變與欣賞角度。歷代篆書琳瑯滿目,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盟書、簡帛書、璽印文、錢幣文、石刻文字等,可簡單區分為大、小篆,秦統一文字之前通稱大篆。隸書在秦漢之際發展成熟,成為通行書體,自此篆書退出書寫主流。 |
書畫精華展品介紹(二)人物篇 | 故宮的書畫典藏,溯源可追溯自十世紀以來的宮廷傳承,加以近年來的收集,目前擁有萬餘件藏品,不乏歷代重要書畫家的名蹟,向來被推為華夏文化的寶庫,其珍貴是舉世矚目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縱35.6公分,橫1152.8公分。由清畫院陳枚(1694-1745)、孫祜、金昆、戴洪及程志道等五位畫家通力合作,內容包羅萬象,製作精緻考究,為集各家所長之經典名作,足以媲美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名列本院典藏十大人 |
書畫精華展品介紹(三)山水篇 | 故宮巨名幅畫賞析: 宋 馬遠 畫雪景 明 文伯仁 吳山春霽 清 王翬 千岩萬壑圖 清 沈宗敬 雙松圖 清 鄒一桂 墨妙珠林(未) 清 董邦達 江關行旅 |
校外教學(三) 1.書畫館常設典藏 2.當期特展 | 院藏書畫精華展(常設展)及相關特展。 |
陶瓷器精華展品介紹(一)明朝甜白瓷 | 「潔素瑩然,甚適於心」是永樂皇帝對自己心愛瓷器的讚譽。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1403-1424),是明代第三位皇帝。在他當政的二十二年期間,文治武功兼備,如營建紫禁城、派遣艦隊交通南洋、編輯永樂大典、製作大量官方用器等,建樹極多。其中,這些合於永樂皇帝心意的瓷器,經過了六百年的歲月,留存至今,不僅展現永樂時期瓷器的工藝成就,同時是多方文化來往的具體例證。 |
陶瓷器精華展品介紹(二)明朝釉裡紅瓷 | 永樂皇帝的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甜白、青花及紅釉瓷器。甜白釉色創燒於永樂,恬靜優雅,開創白瓷新面貌。青花瓷器的造型豐富多變,有許多文化交流下產生的新器形。紅釉瓷器光瑩鮮豔,也成為後世追仿的對象。在朝廷的要求和監督下,瓷器先由內府「定奪樣制」,才發給窯廠照樣製作。官用作品器形規整、釉色純正、紋飾合於規範的現象在此時開始建立。不合標準的作品往往被刻意擊碎,掩藏起來,燒成的瓷器則作為國家禮儀或宮廷日常之 |
陶瓷器精華展品介紹(三)明朝青花瓷 |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傳世永樂瓷器,質量俱精,本次展覽特別精選一百件左右的作品,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內府燒造」,呈現永樂時期瓷器的性質、面貌及特色。第二單元「對外交流」展現瓷器上所見與西藏以及中西亞文化交流的軌跡,第三單元「承襲與模仿」,呈現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仿作,希望透過本次展覽,能從中看到傳世永樂官方用瓷的時代面貌及文化意涵。 |
校外教學(四) 1.陶瓷館常設典藏 2.當期特展 | 參觀故宮院藏陶瓷展(常設展)及相關特展。 |